世界杯欧洲预选赛|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静海码头的世界杯海洋之旅站|jinghaimt.com

2013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2013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季

車手冠軍:塞巴斯蒂安·维特尔車隊冠軍:红牛-雷诺

上屆:2012

下屆:2014

各國賽事各季賽事

2013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3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国际汽车联盟举办的年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是一级方程式第64届比赛。2013年度赛事总共有19站,在3月17日于澳大利亚起跑整个赛季,11月23日结束于巴西。本赛季的欧洲大奖赛被取消,巴伦西亚的巴伦西亚街道赛道作为西班牙大奖赛的第二条赛道与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赛道轮流举办西班牙大奖赛。[1]

在2012赛季结束后,随着老车王迈克尔·舒马赫的最终退役,本赛季回到了五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三届赛事冠军(也是最年轻的三冠王)、卫冕冠军、红牛车队车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2009年赛事冠军、迈凯伦车队车手简森·巴顿;2008年赛事冠军、梅赛德斯車隊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2007年赛事冠军、路特斯车队车手基米·莱科宁;以及2005年和2006年两届赛事冠军、法拉利车队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

卫冕冠军车队是红牛车队。卫冕冠军的车手是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2013年10月27日,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印度大奖赛上凭借积分领先的优势成功卫冕世界车手冠军,这也是他连续第四年获得车手总冠军。红牛车队也在该场比赛上提前夺得世界车队冠军。

车队及车手阵容[编辑]

2012年12月1日,国际汽联公布了2013年参赛名单︰[2]。

車隊

製造商

底盤

引擎

輪胎

车手名单

測試/預備車手

No.

正赛车手

場次

英菲尼迪红牛车队[3]

红牛-雷诺

RB9[4]

雷诺RS27-2013

P

1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5]

全部

塞巴斯蒂安·布米[6]

2

马克·韦伯[7]

全部

法拉利车队

法拉利

F138(英语:Ferrari F138)[8]

法拉利Type 056

3

费尔南多·阿隆索[9]

全部

马克·吉尼[10] 佩德罗·德·拉·罗萨[11]

4

菲利佩·马萨[12]

全部

沃达丰迈凯伦梅赛德斯车队

迈凯伦-梅赛德斯

MP4-28(英语:McLaren MP4-28)[13]

梅赛德斯FO 108F

5

简森·巴顿[14]

全部

不適用

6

塞尔希奥·佩雷斯[15]

全部

路特斯F1车队

路特斯-雷诺

E21(英语:Lotus E21)[16]

雷诺RS27-2013

7

基米·莱科宁[17]

1–17

热罗姆·丹布罗西奥[18]

海基·科瓦莱宁[19]

18–19

8

罗曼·格罗斯让[20]

全部

梅賽德斯AMG马石油F1車隊

梅赛德斯

F1 W04(英语:Mercedes F1 W04)[21]

梅赛德斯FO 108F

9

尼科·罗斯伯格[22]

全部

布蘭登·哈特利[23] 安东尼·戴维森[24]

10

路易斯·咸美頓[25]

全部

索伯F1车队

索伯-法拉利

C32(英语:Sauber C32)[26]

法拉利Type 056

11

尼可拉斯·賀根堡[27]

全部

羅賓·夫林斯[28]

12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28]

全部

撒哈拉印度力量F1车队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VJM06(英语:Force India VJM06)[29]

梅赛德斯FO 108F

14

保罗·迪·雷斯塔[30]

全部

不適用

15

艾德里安·苏蒂尔[31]

全部

威廉姆斯F1车队

威廉姆斯-雷诺

FW35(英语:Williams FW35)[32]

雷诺RS27-2013[33]

16

帕斯托·马尔多纳多[34]

全部

苏茜·沃尔夫[35]

17

瓦尔特里·博塔斯[34]

全部

红牛第二车队

红牛二队-法拉利

STR08(英语:Toro Rosso STR8)[36]

法拉利Type 056

18

让-埃里克·韦尔涅[37]

全部

丹尼尔·科维亚特

19

丹尼尔·里卡多[37]

全部

卡特汉姆F1车队

卡特汉姆-雷诺

CT03(英语:Caterham CT03)[38]

雷诺RS27-2013

20

查尔斯·皮克[39]

全部

马青骅[40] 亚历山大·罗西[40] 海基·科瓦莱宁[41]

21

吉多·范德加德[42]

全部

玛鲁西亚F1车队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MR02(英语:Marussia MR02)[43]

考斯沃斯CA2013

22

儒勒·比安奇[44]

全部

不適用

23

马克斯·齐尔顿[45]

全部

車隊更變[编辑]

伊斯巴尼亚车队(HRT)因为没有在特赦后的截止日前缴纳本赛季的报名费用,因此该车队将缺席本赛季的比赛。而且HRT的车队经费不能继续维持车队运作到2013年1月;车队已解散,包括赛车在内的相关资产已被变卖[46]。

红牛车队在2012年赛季收尾时宣布:车队的合作伙伴兼主赞助商之一的英菲尼迪将从本赛季开始成为车队的冠名赞助商,红牛车队也将改名为英菲尼迪红牛车队。

車手更變[编辑]

转投其他车队[编辑]

刘易斯·汉密尔顿离开迈凯伦车队,加盟梅赛德斯AMG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塞尔希奥·佩雷斯离开索伯车队,加盟迈凯伦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尼科·霍肯博格离开印度力量车队,加盟索伯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查尔斯·皮克离开玛鲁西亚车队,加盟卡特汉姆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佩德罗·德·拉·罗萨因为伊斯巴尼亚车队解散而失业,后加盟法拉利车队,担任测试试车手。

新加入[编辑]

瓦尔特里·博塔斯从威廉姆斯车队的试车手及第三车手升为主力车手。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从GP2进入F1,加盟索伯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马克斯·齐尔顿从GP2进入F1,加盟玛鲁西亚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吉多·范德加德从GP2进入F1,加盟卡特汉姆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儒勒·比安奇从印度力量车队的试车手转为玛鲁西亚车队主力车手。

重返一级方程式[编辑]

在离开赛事一年后,艾德里安·苏蒂尔再次加盟印度力量车队,担任主力车手。

离开一级方程式[编辑]

迈克尔·舒马赫离开梅赛德斯AMG车队并再次退役。

小林可梦伟离开索伯车队,暂时离开F1赛事。他将参加2013年世界耐力锦标赛(WEC),效力于法拉利GT车队。[47]

布鲁诺·塞纳离开威廉姆斯车队,暂时离开F1赛事。他将参加2013年世界耐力锦标赛(WEC),效力于阿斯顿·马丁车队。

海基·科瓦莱宁由卡特汉姆车队的正式车手降为测试车手。在赛季末尾,他被路特斯车队选中顶替受伤的主力车手基米·莱科宁完成余下最后两场大奖赛。

维塔利·佩特罗夫离开卡特汉姆车队,面临离开赛事的处境。

纳拉因·卡蒂凯扬因为伊斯巴尼亚车队的解散,面临离开赛事的处境。

提摩·格洛克离开玛鲁西亚车队,面临离开赛事的处境[48] 。

2013年赛历[编辑]

场次

赛事名称

分站

赛道

日期

1

劳力士澳大利亚大奖赛

澳大利亚大奖赛

墨尔本墨爾本大獎賽賽道

3月17日

2

马石油马来西亚大奖赛

马来西亚大奖赛

吉隆坡雪邦国际赛道

3月24日

3

瑞银中国大奖赛

中国大奖赛

上海上海国际赛道

4月14日

4

海灣航空巴林大奖赛

巴林大奖赛

萨基尔巴林国际赛道

4月21日

5

西班牙大奖赛

西班牙大奖赛

蒙特梅洛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赛道

5月12日

6

摩纳哥大奖赛

摩纳哥大奖赛

蒙特卡洛摩纳哥赛道

5月26日

7

加拿大大奖赛

加拿大大奖赛

蒙特利尔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6月9日

8

桑坦德英国大奖赛

英国大奖赛

银石银石赛道

6月30日

9

桑坦德德国大奖赛

德国大奖赛

尼尔堡纽伯格林赛道

7月7日

10

匈牙利大奖赛

匈牙利大奖赛

莫焦罗德匈牙利赛道

7月28日

11

殼牌比利时大奖赛

比利时大奖赛

斯塔沃洛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

8月25日

12

意大利大奖赛

意大利大奖赛

蒙扎蒙扎国家赛道

9月8日

13

新加坡电信新加坡大奖赛

新加坡大奖赛

滨海湾滨海湾市街赛道

9月22日

14

韩国大奖赛

韩国大奖赛

灵岩郡韩国国际赛道

10月6日

15

日本大奖赛

日本大奖赛

铃鹿市铃鹿赛道

10月13日

16

巴帝電信印度大奖赛

印度大奖赛

大诺伊达(英语:Greater Noida)佛陀国际赛道

10月27日

17

阿提哈德航空阿布扎比大奖赛

阿布扎比大奖赛

阿布扎比亚斯码头赛道

11月3日

18

美国大奖赛

美国大奖赛

奧斯汀美洲赛道

11月17日

19

巴西石油巴西大奖赛

巴西大奖赛

聖保羅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

11月24日

主要改动[编辑]

规则变更[编辑]

运动规则[编辑]

在2012年6月的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的会议上,国际汽联宣布了在2013赛季引入成本控制办法的计划,这项计划由国际汽联监管,正在等待各队的同意。[49]在此之前还有,前国际汽联主席Max Mosley在2010赛季尝试引入预算控制,但最终失败[50];以及2011年12月由F1车队联盟中的法拉利,STR,索伯和红牛车队撤销的资源限制协议,[51][52]这是一个在该赛事中自愿控制成本的协议。[53]

随着HRT车队无法进入今年的名单,发车线上减少到22辆赛车,使得排位赛的程序需要改变。因为共有22辆赛车,排位赛第一阶段将排除6辆赛车,而非去年的7辆;同样第二阶段将排除6辆赛车(同06-08赛季)。排位赛第三阶段保持不变,最快的十辆赛车晋级至最后十分钟的排位赛。[54]

关于DRS使用的规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在练习赛和排位赛中可以随意使用的DRS,自2013赛季起,出于安全的考虑,只允许在指定的DRS使用区内使用。[55]作为补偿,国际汽联宣布在2013赛季,每个赛道在可能的地方都会设有两个DRS使用区。[56]

国际汽联将去掉“不可抗力”规则来解释检验程序。[57]在“不可抗力”规则下,在排位赛中赛车必须依靠自身动力来返回维修区,否则将取消成绩;然而如果车队可以有效地证明,某些可控因素之外的力量导致赛车在返回维修区前必须停在赛道上,那么该车队和车手将免除处罚。在新规则下,“不可抗力”将不再是在赛道上停车的有效理由。自2013赛季起,赛事总监将测量停在赛道上的赛车中所剩的油量,与规则中事先规定的最低限量做对比,以其差额计算处罚程度。[58]这些变更最早是在2012年阿布扎比大奖赛之后被提出的,因为当时红牛车队在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完成排位赛后命令其把车停在赛道上。虽然赛事总监最初接受了“马上要发生会损害引擎的技术故障才令其停车”的解释,但后来才发现当时维特尔的赛车没有按要求剩余1升的燃油以供检测,才被要求停在路边。最后,维特尔的成绩被取消[59],对于“不可抗力”的变化则被提了出来。

国际汽联在2011赛季开始了一项“宵禁”系统,在练习赛当天第一阶段开始前,有6个小时的时段禁止车队人员进入赛道,但每支车队每赛季有4次破例(指在规定的时段内可以留在赛道内以便完成车辆作)的机会。这项规则在2013赛季有所变化,每支车队只有2次破例机会,而且禁止进入的时段从6小时提高至8小时。[58]

车队需要缴纳更高的“入场费”。[60]之前对所有车队的“入场费”的价格固定在309,000欧元(合396,637美元),从2013年开始,“入场费”价格是依据前一年该车队所获得的积分来确定的。车队需要支付基础“入场费”费500,000美元(合389,525欧元),加上每积分5,000美元(合3,895欧元),而卫冕冠军车队需支持每积分6,000美元(合4,614欧元)。红牛车队去年最终获得460分,所以他们需要总共支付3,260,000美元(约合250万欧元)的“入场费”。[61]

技术规则[编辑]

2012赛季的规则变化导致F1赛车有了一个“鸭嘴兽”车鼻,即在车鼻上有一个可见的高度变化。[62]这个设计引来了一些批评,例如红牛车手马克·韦伯形容赛车很“丑”[63],法拉利的车队主席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称之“不太漂亮”[64]。在201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上国际汽联的技术代表查理·怀汀表示,尽管在2014年的运动规则中将去掉“鸭嘴兽”效应,但监管机构计划在2013年就开始逐步去掉这个有台阶的车鼻。[65]国际汽联后来同意了一项提案,允许车队用一个“不太明显的板子”(modesty plate)来盖住有台阶的车鼻,这个板子既可以遮住台阶,又不至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赛车的空气动力学配置,或是从中获得空气动力学上的增强。[66]

国际汽联在2013年彻底地考察了前翼的检查程序,引入了一套更加全面的、积极的测试,来排除开发可变车身的可能性。[67]前翼必须符合一些修改过的参数要求,在承载100公斤(约合220磅)时,仅容许有10毫米的变化范围。[58]

由梅赛德斯在2012年为W03赛车研发的双层DRS系统,在2013年被禁止使用。[68]这种装置可以在尾翼上的DRS打开时,通过车身上的一系列通道,使得在前翼上产生拖延(stalling)效应,因此可以抵消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所产生的下压力,使得赛车达到更高的极速,以及在高速弯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性。[69]这个系统2012年早期的几项合法挑战之一,[70][71][72]竞争对手路特斯车队自行研发了一种类似的系统[73],之后在2012年7月车队同意禁止使用他们[68]。然而规则特别针对的仅是由梅赛德斯开发的系统,并没有列出针对路特斯开发的系统的条款。[66]

最低重量限制被提高到642公斤(1,420磅),这是由轮胎配置在2012年和2013年有不同的重量而导致的。[58]

其他变更[编辑]

排名及分站成绩[编辑]

各站成绩[编辑]

场次

大奖赛

桿位

最快圈速

冠军车手

冠军车队

報告

1

澳大利亚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基米·莱科宁

基米·莱科宁

路特斯-雷诺

报告

2

马来西亚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尔希奥·佩雷兹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3

中国大奖赛

刘易斯·汉密尔顿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费尔南多·阿隆索

法拉利

报告

4

巴林大奖赛

尼科·罗斯伯格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5

西班牙大奖赛

尼科·罗斯伯格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

费尔南多·阿隆索

法拉利

报告

6

摩纳哥大奖赛

尼科·罗斯伯格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尼科·罗斯伯格

梅赛德斯

报告

7

加拿大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马克·韦伯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8

英国大奖赛

刘易斯·汉密尔顿

马克·韦伯

尼科·罗斯伯格

梅赛德斯

报告

9

德国大奖赛

刘易斯·汉密尔顿

费尔南多·阿隆索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0

匈牙利大奖赛

刘易斯·汉密尔顿

马克·韦伯

刘易斯·汉密尔顿

梅赛德斯

报告

11

比利时大奖赛

刘易斯·汉密尔顿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2

意大利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刘易斯·汉密尔顿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3

新加坡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4

韩国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5

日本大奖赛

马克·韦伯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6

印度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基米·莱科宁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7

阿布扎比大奖赛

马克·韦伯

费尔南多·阿隆索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8

美国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19

巴西大奖赛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马克·韦伯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红牛-雷诺

报告

积分系统[编辑]

前十名车手可获得积分。

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积分

25

18

15

12

10

8

6

4

2

1

车手排名[编辑]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3

1

4

1

4

2

1

Ret

1

3

1

1

1

1

1

1

1

1

1

397

2

费尔南多·阿隆索

2

Ret

1

8

1

7

2

3

4

5

2

2

2

6

4

11

5

5

3

242

3

馬克·韋伯

6

2

Ret

7

5

3

4

2

7

4

5

3

15†

Ret

2

Ret

2

3

2

199

4

劉易斯·咸美頓

5

3

3

5

12

4

3

4

5

1

3

9

5

5

Ret

6

7

4

9

189

5

基米·莱科宁

1

7

2

2

2

10

9

5

2

2

Ret

11

3

2

5

7

Ret

183

6

尼科·罗斯伯格

Ret

4

Ret

9

6

1

5

1

9

19†

4

6

4

7

8

2

3

6

5

171

7

罗曼·格罗斯让

10

6

9

3

Ret

Ret

13

19†

3

6

8

8

Ret

3

3

3

4

2

Ret

132

8

菲利佩·马萨

4

5

6

15

3

Ret

8

6

Ret

8

7

4

6

9

10

4

8

12

7

112

9

詹臣·畢頓

9

17†

5

10

8

6

12

13

6

7

6

10

7

8

9

14

12

10

4

73

10

尼可拉斯·賀根堡

DNS

8

10

12

15

11

Ret

10

10

11

13

5

9

4

6

19†

14

6

8

51

11

沙治奧·佩雷斯

11

9

11

6

9

16†

11

20†

8

9

11

12

8

10

15

5

9

7

6

49

12

保羅·迪·雷斯塔

8

Ret

8

4

7

9

7

9

11

18†

Ret

Ret

20†

Ret

11

8

6

15

11

48

13

艾德里安·苏蒂尔

7

Ret

Ret

13

13

5

10

7

13

Ret

9

16†

10

20†

14

9

10

Ret

13

29

14

丹尼尔·里卡多

Ret

18†

7

16

10

Ret

15

8

12

13

10

7

Ret

19†

13

10

16

11

10

20

15

让-埃里克·韦尔涅

12

10

12

Ret

Ret

8

6

Ret

Ret

12

12

Ret

14

18†

12

13

17

16

15

13

16

埃斯特班·古铁雷斯

13

12

Ret

18

11

13

20†

14

14

Ret

14

13

12

11

7

15

13

13

12

6

17

瓦尔特里·博塔斯

14

11

13

14

16

12

14

12

16

Ret

15

15

13

12

17

16

15

8

Ret

4

18

帕斯托·马尔多纳多

Ret

Ret

14

11

14

Ret

16

11

15

10

17

14

11

13

16

12

11

17

16

1

19

儒勒·比安奇

15

13

15

19

18

Ret

17

16

Ret

16

18

19

18

16

Ret

18

20

18

17

0

20

查尔斯·皮克

16

14

16

17

17

Ret

18

15

17

15

Ret

17

19

14

18

Ret

19

20

Ret

0

21

海基·科瓦莱宁

14

14

0

22

吉多·范德加德

18

15

18

21

Ret

15

Ret

18

18

14

16

18

16

15

Ret

Ret

18

19

18

0

23

马克斯·齐尔顿

17

16

17

20

19

14

19

17

19

17

19

20

17

17

19

17

21

21

19

0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颜色

结果

金色

冠军

银色

亚军

铜色

季军

绿色

得分区

蓝色

无积分完赛

无成绩完赛(NC)

紫色

未完赛(Ret)

红色

未获参赛资格(DNQ)

未获排位赛资格(DNPQ)

黑色

取消资格(DSQ)

白色

未起步(DNS)

赛事取消(C)

淡蓝色

只参加了练习赛(PO)

周五测试车手(TD)-自2003年起

空白

没有参加练习赛(DNP)

禁赛(EX)

没有到达 (DNA)

在赛事开始前退出(WD)

粗體 - 桿位

斜體 - 最快圈速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车队排名[编辑]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紅牛-雷諾

1

3

1

4

1

4

2

1

Ret

1

3

1

1

1

1

1

1

1

1

1

596

2

6

2

Ret

7

5

3

4

2

7

4

5

3

15†

Ret

2

Ret

2

3

2

2

梅赛德斯

9

Ret

4

Ret

9

6

1

5

1

9

19†

4

6

4

7

8

2

3

9

5

360

10

5

3

3

5

12

4

3

4

5

1

3

9

5

5

Ret

6

7

4

9

3

法拉利

3

2

Ret

1

8

1

7

2

3

4

5

2

2

2

6

4

11

5

5

3

354

4

4

5

6

15

3

Ret

8

6

Ret

8

7

4

6

9

10

4

8

12

7

4

路特斯-雷诺

7

1

7

2

2

2

10

9

5

2

2

Ret

11

3

2

5

7

Ret

14

14

315

8

10

6

9

3

Ret

Ret

13

19†

3

6

8

8

Ret

3

3

3

4

2

Ret

5

迈凯伦-梅赛德斯

5

9

17†

5

10

8

6

12

13

6

7

6

10

7

8

9

14

12

10

4

122

6

11

9

11

6

9

16†

11

20†

8

9

11

12

8

10

15

5

9

7

6

6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14

8

Ret

8

4

7

9

7

9

11

18†

Ret

Ret

20†

Ret

11

8

6

15

11

77

15

7

Ret

Ret

13

13

5

10

7

13

Ret

9

16†

10

20†

14

9

10

Ret

13

7

索伯-法拉利

11

DNS

8

10

12

15

11

Ret

10

10

11

13

5

9

4

6

19†

14

6

8

57

12

13

12

Ret

18

11

13

20†

14

14

Ret

14

13

12

11

7

15

13

13

12

8

红牛二队-法拉利

18

12

10

12

Ret

Ret

8

6

Ret

Ret

12

12

Ret

14

18†

12

13

17

16

15

33

19

Ret

18†

7

16

10

Ret

15

8

12

13

10

7

Ret

19†

13

10

16

11

10

9

威廉姆斯-雷诺

16

Ret

Ret

14

11

14

Ret

16

11

15

10

17

14

11

13

16

12

11

17

16

5

17

14

11

13

14

16

12

14

12

14

Ret

15

15

13

12

17

16

15

8

Ret

10

玛鲁西亚-考斯沃斯

22

15

13

15

19

18

Ret

17

16

Ret

16

18

19

18

16

Ret

18

20

18

17

0

23

17

16

17

20

19

14

19

17

19

17

19

20

17

17

19

17

21

21

19

11

卡特汉姆-雷诺

20

16

14

16

17

17

Ret

18

15

17

15

Ret

17

19

14

18

Ret

19

20

Ret

0

21

18

15

18

21

Ret

15

Ret

18

18

14

16

18

16

15

Ret

Ret

18

19

18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颜色

结果

金色

冠军

银色

亚军

铜色

季军

绿色

得分区

蓝色

无积分完赛

无成绩完赛(NC)

紫色

未完赛(Ret)

红色

未获参赛资格(DNQ)

未获排位赛资格(DNPQ)

黑色

取消资格(DSQ)

白色

未起步(DNS)

赛事取消(C)

淡蓝色

只参加了练习赛(PO)

周五测试车手(TD)-自2003年起

空白

没有参加练习赛(DNP)

禁赛(EX)

没有到达 (DNA)

在赛事开始前退出(WD)

粗體 – 桿位

斜體 – 最快圈速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参考资料[编辑]

^ Valencia pays 2012 fee, Spain to alternate from 2013. MSN Sport. MSN Sport. 9 March 2012 [9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 2013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Entry List (PDF). FI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30 November 2012 [1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2-11).

^ RBR renamed Infiniti Red Bull Racing in new deal. 25 November 2012 [25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 Benson, Andrew. Red Bull's Adrian Newey says title wins affecting 2013 preparation. BBC F1 (BBC). 3 January 2013 [4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6). [Designer Adrian Newey] said that the challenge of running dual programmes and the necessity to keep developing the 2012 car to the end of the season had delayed work on the 2013 car, the RB9.

^ Beer, Matt. Horner pleased to end Vettel rumours. Autosport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4 March 2011 [14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 Elizabeth, Pablo. Sebastian Buemi confirmed as Red Bull Racing's reserve and test driver. Red Bull Racing (Red Bull Racing). 19 December 2012 [1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2).

^ Beer, Matt. Webber will stay with Red Bull Racing for the 2013 Formula 1 season.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0 July 2012 [10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Elizalde, Pablo. Ferrari's 2013 Formula 1 car to be named the F138. Autosport.com. Heymarket Publications. 30 January 2013 [30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Fernando Alonso signs new Ferrari contract. BBC Sport (BBC Sport). 8 March 2012 [19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7).

^ Gené extends Ferrari test driver deal. 10 January 2013 [10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 法拉利签约西班牙老将德拉罗萨 从事模拟器工作. 2013-01-16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 Massa signs new Ferrari deal for 2013. ESPN. 16 October 2012 [16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7).

^ McLaren to launch 2013 car on January 31. formula1.com. F1 Group. [20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 Elizalde, Pablo. Button secures new multi-year contract at McLaren.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5 October 2011 [5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 Collantine, Keith. Perez takes place of Mercedes-bound Hamilton at McLaren. f1fanatic.co.uk. 28 September 2012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2).

^ @Lotus_F1Team: 16 January. Twitter. Twitter, Inc. 16 January 2013 [17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Kimi Raikkonen re-signs with Lotus for 2013.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9 October 2012 [29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Saward, Joe. Lotus launches the E21. Joe Saward blogs about the world of F1. WordPress. 28 January 2013 [28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 Lotus agrees deal with Heikki Kovalainen to replace Kimi Raikkonen. 10 November 2013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6).

^ Romain Grosjean will stay at Lotus for 2013 F1 season.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7 December 2012 [17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Schmidt, Michael. Neuer Mercedes AMGW04: Auf der Suche nach 3 Sekunden [New Mercees AMG W04 is after three seconds]. Auto, Motor und Sport (Gruner + Jahr GmbH). 27 December 2012 [2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德语).

^ Mercedes GP Petronas and Nico Rosberg agree to contract extension. Mercedes GP. 10 November 2011 [10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7).

^ @BrendonHartley: 10 January. Twitter. Twitter Inc. 10 January 2013 [12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AntDavidson: 30 January. Twitter. Twitter Inc. 30 January 2013 [4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 Cary, Tom. Lewis Hamilton to join Mercedes in $100m move from McLaren, signing a three-year deal. Telegraph.co.uk (The Daily Telegraph). 28 September 2012 [28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 Elizalde, Pablo. Sauber reveals 2013 F1 car has passed all mandatory crash tests.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2 December 2012 [12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 Sauber F1 Team signs on Nico Hulkenburg for 2013. Sauber F1 Team. 31 October 2012 [3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 28.0 28.1 Sauber F1 Team signs Esteban Gutiérrez as its race driver, Robin Frijns becomes test and reserve driver. Sauber F1 Team. 23 November 2012 [23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30).

^ Rencken, Dieter; Beer, Matt. Force India won't reveal second driver at 2013 Formula 1 car launch.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8 January 2013 [19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When] asked if Force India would confirm its line-up before or during the event, Fernley said: "No. The launch is to launch the VJ06."

^ Force India won't stand in drivers way.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9 September 2012 [9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Bob Fernley, Force India's deputy team principal, says that it would be unwise for his squad to block any good opportunity his drivers got – but it is up to rival outfits to make an offer first. "Our drivers are with us long term so it is not an issue. If there is any movement in drivers it is not something we will initiate. While we don't want to lose Paul or Nico, they are two super young drivers. Equally we will not force a driver to stay because then he will not have his heart in it."

^ Adrian Sutil completes Sahara Force India’s 2013 line-up. forceindiaf1.com (印度力量车队). 28 February 2013 [28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 No ‘step nose’ on Williams’ 2013 car – Bottas. TopCar.za. 9 January 2013 [10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7).

^ Beer, Matt. Williams to run Renault engines again from 2012. Autosport (Haymarket Publications). 4 July 2011 [4 Jul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34.0 34.1 Collantine, Keith. Bottas joins Maldonado at Williams for 2013.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28 November 2012 [29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 F1 : Suzie Wolff gets first crack at new Williams FW35 Formula 1 car in Idiada test. F1sa.com. 28 January 2013 [28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日).

^ Nugnes, Franco. Toro Rosso: niente doppio fondo e sospensione pull [Toro Rosso: no double bottom and pull suspension]. Omnicorse.it. 29 December 2012 [2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意大利语).

^ 37.0 37.1 Collantine, Keith. Toro Rosso resigns Ricciardo and Vergne for 2013. f1fanatic.co.uk. 31 October 2012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 Collantine, Keith. Caterham CT03 to debut at start of Jerez test.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21 January 2013 [21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 Marussia driver Charles Pic switches to Caterham for 2013. BBC Sport (BBC Sport). 23 November 2012 [23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4).

^ 40.0 40.1 F1卡特汉姆车队宣布亚历山大·罗西和马青骅成为车队预备车手. caterhamf1.com (卡特汉姆车队). 1 March 2013. [失效連結]

^ Beer, Matt. Bahrain GP: Felipe Massa tops opening practice session. Autosport. 19 April 2013 [19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Van der Garde to race for Caterham. GP Update (GP Update). 1 February 2013 [1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5).

^ Marussia to keep Cosworth in F1 2013. crash.net. Crash Media Group Ltd. [29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Jules Bianchi to replace Luiz Razia in Marussia Formula 1 team.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 March 2013 [2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1).

^ To the Max — Max Chilton will make his Formula 1 racing debut with us in 2013. marussiaf1team.com (Marussia F1). 18 December 2012 [18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1).

^ 马青骅前东家HRT战车遭变卖 倍耐力收购其中1辆. 网易体育. 2013-02-16 [201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小林可梦伟加盟法拉利GT车队 将参加2013年WEC. 新浪赛车 (新浪体育). 2013年3月12日 [2013年3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6日).

^ 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Marussia F1 Team and Timo Glock. marussiaf1team.com (Marussia F1). 21 January 2013 [21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3).

^ Noble, Jonathan. FIA sets deadline to vote on cost-control measures in Formula 1.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5 June 2012 [15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 Noble, Jonathan. Teams demand FIA ditch 2010 rules.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4 May 2009 [16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Collantine, Keith. Ferrari confirms departure from FOTA.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2 December 2011 [16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 Cooper, Adam. Red Bull out of FOTA but still "committed to cost saving". Adam Cooper's F1 Blog (Adam Cooper). 2 December 2011 [16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30).

^ Straw, Edd; Beer, Matt. Christian Horner insists Red Bull Racing still committed to cost controls despite FOTA exit.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0 December 2011 [16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2013 Formula One Sporting Regulations (PDF). FI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 [1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4-03).

^ Benson, Andrew. Free use of DRS device banned in practice and qualifying for 2013. BBC F1 (BBC). 15 November 2012 [16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0).

^ Noble, Jonathan. FIA plans two DRS zones at most tracks.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4 November 2012 [24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 F1 aims to drop 'force majeure' rule.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5 November 2012 [18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6).

^ 58.0 58.1 58.2 58.3 Collantine, Keith. FIA publishes new F1 rules for 2013 and 2014.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11 December 2012 [12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 Noble, Jonathan. Abu Dhabi GP: Sebastian Vettel disqualified from qualifying.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3 November 2012 [18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 Noble, Jonathon. F1 teams hit with dramatic 2013 entry fee hike.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 November 2012 [2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2).

^ Noble, Jonathan. Red Bull faces $3.26m entry fee payout for 2013 F1 season.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30 November 2012 [30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Caterham F1 team unveils 2012 challenger.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5 January 2012 [8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 Broad, Ben. Formula 1 cars are ugly: Red Bull driver Mark Webber. Herald Sun (News Corporation). 15 March 2012 [16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 Domenicali: "The new car? Different, not particularly pretty and we hope, quick!". Ferrari.com (Ferrari). 11 January 2012 [16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 Noble, Jonathan. FIA pushing to rid the sport of stepped noses in 2013.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6 March 2012 [16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 66.0 66.1 Noble, Jonathan. FIA approves plan to hide stepped noses.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7 September 2012 [27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 Noble, Jonathan. Formula 1 teams to face tougher front wing tests in 2013.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5 November 2012 [16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 68.0 68.1 Noble, Jonathan. Formula 1 teams agree to ban double DRS for 2013.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31 July 2012 [31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9).

^ Scarborough, Craig. Mercedes: F-Duct Front Wing operated by the Rear Wing DRS. Scarbsf1 – everything technical in F1 (Craig Scarborough). 14 March 2012 [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 Noble, Jonathan. FIA asked to re-think its view on the Mercedes DRS-activated F-duct.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17 March 2012 [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0).

^ Noble, Jonathan. FIA rejects claims that Mercedes's rear wing is illegal.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22 March 2012 [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1).

^ Benson, Andrew. FIA ban new technical innovation developed by Lotus and Ferrari. BBC F1 (BBC). 21 January 2012 [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1).

^ Noble, Jonathan; Straw, Edd. Lotus to continue work on double DRS despite 2013 ban. Autosport.com (Haymarket Publications). 31 July 2012 [1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外部链接[编辑]

一級方程式官方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F1车手世界冠军

1950年 朱塞佩·法里纳

1951年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2年(英语:1952 Formula One season)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1953年(英语:1953 Formula One season)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1954年(英语:1954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5年(英语:1955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6年(英语:1956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7年(英语:1957 Formula One season)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1958年(英语:1958 Formula One season) 迈克·霍索恩

1959年(英语:1959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0年(英语:1960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1年(英语:1961 Formula One season) 菲利普·托尔·希尔

1962年(英语:1962 Formula One season) 格雷厄姆·希尔

1963年(英语:1963 Formula One season) 吉姆·克拉克

1964年(英语:1964 Formula One season) 约翰·苏尔特斯

1965年(英语:1965 Formula One season) 吉姆·克拉克

1966年(英语:1966 Formula One season) 杰克·布拉汉姆

1967年(英语:1967 Formula One season) 丹尼·哈默

1968年(英语:1968 Formula One season) 格雷厄姆·希尔

1969年(英语:1969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0年(英语:1970 Formula One season) 约亨·林特

1971年(英语:1971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2年(英语:1972 Formula One season) 埃默松·菲蒂帕尔迪

1973年(英语:1973 Formula One season) 杰基·斯图尔特

1974年(英语:1974 Formula One season) 埃默松·菲蒂帕尔迪

1975年(英语:1975 Formula One season) 尼基·劳达

1976年 占姆士·亨特

1977年(英语:1977 Formula One season) 尼基·劳达

1978年(英语:1978 Formula One season) 马里奥·安德烈蒂

1979年(英语:1979 Formula One season) 朱迪·謝科特

1980年 阿兰·琼斯

1981年(英语:198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2年(英语:1982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科克·罗斯伯格

1983年(英语:1983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4年(英语:1984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基·劳达

1985年(英语:1985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86年(英语:1986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87年(英语:1987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尼爾遜·畢奇

1988年(英语:1988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89年(英语:1989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阿兰·普罗斯特

1990年(英语:1990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91年(英语:199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艾爾頓·冼拿

1992年(英语:1992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奈杰尔·曼塞尔

1993年 阿兰·普罗斯特

1994年 迈克尔·舒马赫

1995年 迈克尔·舒马赫

1996年 戴蒙·希爾

1997年 雅克·维伦纽夫

1998年 米卡·哈基宁

1999年 米卡·哈基宁

2000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1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2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3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4年 迈克尔·舒马赫

2005年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6年 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7年 奇米·雷克南

2008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09年 简森·巴顿

2010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1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2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3年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2014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5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6年 尼科·罗斯伯格

2017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8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19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20年 路易斯·咸美頓

2021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2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3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2024年 馬克斯·維斯塔潘

查论编国际汽车联合会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赛季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