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 绍兴越城区第十届水乡龙舟赛举行
-
中断三年的龙舟盛宴 氛围呈现“报复性反弹”
6月20日上午10点,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一条条龙舟似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向前直冲。岸边,腰鼓队、舞龙队助兴,啦啦队喝彩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龙舟竞渡千帆起,飞桨逐浪竞风流。端午佳节前夕,“迎亚运 助共富”越城区第十届水乡龙舟赛在东湖街道朱尉村的比赛现场,这场精彩纷呈的龙舟竞赛,点燃了越城人的运动热情,更彰显了越城创新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年蓄力一朝出鞘
这项龙舟赛事因为疫情中断了3年。今年恢复举办后,采取了800米竞速赛赛制,吸引了来自东湖街道、马山街道、孙端街道等镇街的14支队伍参加。比赛过程中,这一边,多条龙舟沿着800米赛道你争我赶、奋楫争先,似蛟龙出水劈波斩浪;另一边,河面上飞舞着水上飞人,摩托艇穿梭其间,河岸边的鼓手们奏响激情的节拍,高潮迭起。一时间,呐喊声、欢呼声、锣鼓声,不绝于耳,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更是将端午的气氛营造得既热烈又精致。
经过激烈角逐,东湖街道水产村队以3分38秒78的成绩夺得本次龙舟赛的冠军,东湖街道岑前村队、东湖街道五和村一队获得二等奖,孙端街道榆林村一队、东湖街道大皋埠村一队、东湖街道五和村二队获得三等奖。
参加本次龙舟赛的队伍中,以东湖街道数量最多,实力也最强,老牌强队岑前村和水产村过去几届比赛一直垄断越城区龙舟赛冠军,本次比赛也不出意外位列前两名。
“我们这支龙舟队平时经常在一起训练,比赛前几天也经过多次适应场地训练,今天配合很默契,成绩比过去有较大幅度提升。”夺冠后,水产村的队员们兴奋不已。
乡贤出资升级装备
各支啦啦队是本次比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几乎所有的参赛村都组织了穿着统一服装的啦啦队为自己的队伍鼓劲。两岸观众摇旗呐喊,为参赛队员们助威。在河面上还停靠着榫卯结构画舫船——越州舫,船上百人腰鼓队鼓声四起,为选手加油。
和过去几届龙舟赛相比,本次越城区水乡龙舟赛的整体成绩有了明显提升,除了队员们的拼劲外,装备的升级成为创造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很多队伍在装备上动足了脑筋,冠军队伍水产村队队员们使用的就是整齐划一的碳塑材料船桨。“目前国际龙舟赛的竞技用船,船身材质一般是玻璃钢,船桨则选用碳塑材料。相比传统木质龙舟,工业化生产的玻璃钢龙舟重量轻、速度快、控制精确,碳塑材料的船桨更轻便,划起来更省力,都有利于提高成绩。”
有内行人透露,为了外出参赛,或者为了“内战”求胜,各村上演了“装备竞赛”。由村里的乡贤出资,好几支队伍甚至带着图纸找外地厂家定制玻璃钢龙舟,一艘造价高达十几万元。
比赛之外活动丰富
“今年是亚运年,重启一年一度的越城区水乡龙舟赛,对于助力营造亚运氛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越城区教体局负责人介绍,赛龙舟是越城区一项传统水上竞技项目,也是越城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2008年起,龙舟赛列为全区性的端午节庆活动,如今已成为具有越城特色的节会文化品牌之一。
作为“东道主”,东湖街道是越城区龙舟赛的常年举办地。“越城作为水乡、船乡,赛龙舟习俗更是源远流长。”东湖街道负责人表示,赛龙舟是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引导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是一场绚丽多彩的龙舟盛宴,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的碰撞。龙舟赛当天,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一日水乡龙舟研学体验游,引导观众品尝新鲜的河鲜和东湖当地特色菜肴、参观绍兴船文化博物馆、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龙舟和端午香囊等,丰富龙舟赛活动形式。
“我带着家里人一起来看龙舟赛,这样的活动既热闹又有趣,还能参与其中,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端午佳节氛围。”专程赶来看比赛的市民刘先生说。